新聞

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處長倪安升(Director Nicholas Enersen)24日下午親自率團拜會彰化縣長魏明谷

2016-11-25
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處長倪安升(Director Nicholas Enersen)24日下午親自率團拜會彰化縣長魏明谷,表達推動丹麥投資彰化綠能產業的意願,並藉此機會對在地產業需求與發展空間,進行系統性的研究與了解,以期於明年起能有計畫的與彰化展開更全面性的綠能合作。 
  與會貴賓還有丹麥商務辦事處資深商務顧問許乃文(Taipei Senior Commercial Advisor Marina Hsu)、Offshore Energy.dk 董事長Anders Eldrup (Chairman of Offshore Energy.dk)、縣府建設處長戴瑞文、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梁志傑、工務處副處長馬英傑等。 
  魏縣長表示,這是丹麥和台灣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台灣與丹麥將逐步開展跨國合作,共同開發和應用彰化世界級的離岸風能,彰化的離岸風場是老天賜給彰化人民得天獨厚的寶藏,從風場開發到風電運維產業鏈的合作、再到綠能的應用,台灣和丹麥必然將建立起緊密、友好的產業發展合作關係,希望能和丹麥的產官學界一起,在彰化建立快樂的非核家園,讓彰化成為亞洲示範的綠能智慧城市、乘風而起的東方綠能沙烏地。 
  魏縣長說,丹麥產業在彰化正準備開始投入耕耘,這次的會面代表彰化將展開更多與丹麥的產業、政府與各組織交流,除了離岸風電的開發以外,也希望能導入更多的綠能應用和智慧產業的合作商機,像是無人智慧電動公車、發展低碳智慧城鎮等,丹麥有很好的發展範例,期望有機會前去考察,同時歡迎丹麥的產業來彰化針對綠能發展和應用領域進行合作,彰化除了有很好的綠能資源,更具備非常好的產業發展與投資環境,同時正奮力朝向發展成為台灣的綠能文化智慧首都前進,歡迎丹麥的夥伴們共同前進。 
  魏縣長表示,這次的會面只是一個開始,日後還要更常的碰面討論,共同協助許多產業在彰化的跨國合作和排除投資障礙,期盼能營造丹麥和彰化產業的良好合作模式,同時追求共同的成長,創造真正的雙贏互動,相信彰化與丹麥的產官學合作將成為歐洲和亞洲進行跨國合作的成功範例,也會為彰化人民帶來更好的幸福生活。 
  魏縣長指出,彰化縣有21個最具潛力的風場,是經濟部能源局評定的,丹麥丹能公司選上了4個風場,一個風場平均是400平方公里,長寬各20公里這麼大,建置起來規模很龐大,將近有2GW的容量,很高興世界上風力發電技術最先進、市佔率最高的丹能公司能選在彰化開發海上風力發電,希望透過與丹麥的合作,讓台灣海峽成為東方的沙烏地阿拉伯。 
  倪安升處長表示,丹麥與台灣一樣,沒有石油等天然資源,需要仰賴進口,所以在經歷70年代石油危機後,丹麥決定有個能源轉型與自主能力,所以從70年代末、80年代陸岸風電、離岸風電的發展,至今丹麥持續不停產出創新的能源方案;而在轉型路上,丹麥也是一再犯錯與改進,這些經驗可以協助台灣避免重蹈丹麥的覆轍。 
  倪處長說,丹麥綠能發展不僅是離岸風場,而是整個產業鏈。從開發商、到海事工程廠商、到周邊協助相關的船隻,到後續維護運轉等等,讓整個產業鏈蓬勃興起,而且也可帶動產業轉型,談到產業轉型,任何國家產業轉型,都會遭受到抗拒與反對聲浪,在丹麥也不例外,但在長期過程中,能從一開始的本土產業抗拒,慢慢發現這種轉型是種高品質而能持續發展的產業,在當地的產業型態就將會有所調整。彰化縣風力資源在政府各部會會議中多次被提及,針對產業發展,因此該國的本土產業也能自然地發展起來,此外,風場完成後鄰近的縣市或者港口的產業也自然會跟著發展,丹麥發展綠能的過程就是最好的例子。 
  倪處長指出,彰化是台灣擁有風能資源最好的縣市,而台灣本地有非常多的強項,譬如說鋼構,還有生產陸上風機的塔筒等等,甚至能製造鑽油平台,有一些力量是可以用本土為主導,在本土經驗比較不足部分,再透過由丹麥技術移轉;期望台灣廠商跟丹麥廠商攜手邁向亞太,先在彰化練兵,因為彰化本身就有類似3D高畫質的規模,未來目標則是攜手邁向韓國、日本,甚至於東南亞市場,做一個長期的永續發展。
  • 1.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長倪安生拜訪縣長-合照(開啟新視窗)
  •  
  • 2.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長倪安生拜訪縣長-縣長致詞(開啟新視窗)
  • 3.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長倪安生拜訪縣長-處長致詞(開啟新視窗)
  •  
  • 4.丹麥政府駐台商務辦事處長倪安生拜訪縣長-風電模型(開啟新視窗)

索賄或收賄申訴專線

  1. 本公司所有人員絕不接受任何廠商及其下包商給予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
  2. 公司任何人員如有向廠商及其下包商索賄而違反前述聲明者,請具名逕向本公司檢舉、申訴,本公司必將嚴查;受理單位為稽核室,郵電地址:report@bes.com.tw 電話:(02)8787-7735、(02)8787-6522 ; 傳真:(02)8787-6250。
  3. 任何廠商及其下包商皆不得違反前述聲明,否則須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4. 非檢舉索收賄,請改撥 總機:(02)8787-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