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缺水問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轉述,在開源方面,賴揆裁示經濟部等相關部會盡速召開會議盤點各項水利設施建設、期程、所需經費及可能遭遇困難並排出優先順序;並盡速整理出微水力,加強開發,並注意區域平衡。節流部分,賴揆也指示自來水公司會同農委會檢討自來水及農業用水漏水情形並提出對策。
賴清德昨先後召開會議討論缺水、缺地,先對缺地議題,做出六大裁示;徐國勇轉述指出,目前產業需求五八○公頃土地,首先,在兩年內,政府即可盤點出六○四公頃供產業需求;經濟部應進一步盤整並透過多方媒合,提供產業所需用地。
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說明,六○四公頃的土地主要來自既有園區媒合,及前瞻計畫中的開發平價產業園區、加強公共設施服務水準;雖不見得與產業五八○公頃土地需求完全吻合,但進一步媒合、協助排除障礙後,應可有效改善問題。
其次,工業區閒置土地處理決議採取強制拍賣,原則採取「先罰後賣」,若地主仍不釋出土地,政府得「強制拍賣」;賴清德指示十九日前確定條文文字內容,當日可在行政院長與立法委員的便當會上決定。
第三至第五點裁示,分別是放寬六都產業園區容積率;財政部應公開所有的公有工業地出售資訊,並設立單一窗口;有關台糖土地,請經濟部另外邀集農委會及台糖討論研商台糖「只租不售」的政策能否更有彈性,有無調整空間。
第六,前瞻基礎建設的經費運用,不只要開發新的平價工業園區,也要協助現有工業園區的公共建設,協助產業解決土地缺乏的問題。
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說明,有些工業用地可以使用,但因排水、道路等公共設施不夠完備,導致廠商無法進駐,未來將強化工業用地的公設水準,解決閒置問題。
另針對缺水問題,徐國勇還指出,目前全國自來水漏水率約百分之十五;農業用水漏水率全國平均在百分之廿五以上,漏水率有再下降空間。
工業用水大戶方面,務必要求回收再利用所使用的工業用水,並應該設置儲水設備。另包括都市計畫各項工程從整地開始,應該要求有節水閥設計及儲水設備。 同時檢討水庫定義,水庫定義會導致開發限制的利用,請經濟部檢討研究鬆綁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