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產業搶地 四年缺2,000公頃

2017-07-13

產業搶地 四年缺2,000公頃

2017-07-13 00:04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  

 

為了解決缺地問題,政府決定更新加工出口區,將蓋得更高,以增加胃納量。 (本報系資...
為了解決缺地問題,政府決定更新加工出口區,將蓋得更高,以增加胃納量。 (本報系資料庫)
 
未來四年國內產業用地缺口將近2,000公頃,為解決缺地問題,政府將四路並進,包括透過類都更方式,更新加工區廠房,增加引進新興、科技產業進駐等,預計可增加671億元產值,2,000多家以上廠商受惠。

根據經濟部對2021年前各縣市產業用地需求推估,需求有2,211公頃,扣除去年底止已報編完成的產業園區面積,缺口還有1,887公頃,知情官員表示,為解決五缺中的缺地問題,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將採取四大措施。

包括第一,提升加工區用地效能,官員透露,將採取類都更方式,更新低度利用的老舊廠房,且採先建後拆做法,先蓋好新廠商供廠商搬過去使用,舊廠房騰空後再重建,讓訂單不受到影響。

過去舊廠房多是二層樓,更新重建後,可蓋成六層樓的新式高科技廠房及辦公室,使用面積擴大,可讓更多廠商進駐,尤其是一些新興的科技業需求聲音最多。

 
 

官員表示,經濟部規劃,鎖定50年以上的高雄(前鎮)、台中及楠梓為推動目標,並以高雄為優先推動的示範區,成功後再依序推到台中及楠梓。

這項措施初估可新增產業使用空間約6.3公頃,帶動年產值增加105億元。

第二,強化既有工業區的公共設施,增設汙水處理設備、布置水電等管線、改善附近道路工程等,以提高廠商願意投資設廠。初步鎖定17處既有工業區,預估可提升1,500家廠商服務。

第三,推動城鄉特色產業園區,官員表示,主要是結合當地特色,設置產業園區或場域,初估可設20處,協助700家地方產業業者或產業組織,帶動地方經濟。

第四,新增平價產業園區,由縣市政府提出需求,中央提供補助興建,可提供設廠面積有128公頃,預計可增加512億元產值。

官員表示,根據經濟部到6月初的調查,地方有意申請新設平價產業園區的案件,已有15處,面積合計1,216頃。

連同目前編定中的園區面積483公頃,合計1,699公頃,約可達到產業用地缺口的九成。

 

索賄或收賄申訴專線

  1. 本公司所有人員絕不接受任何廠商及其下包商給予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
  2. 公司任何人員如有向廠商及其下包商索賄而違反前述聲明者,請具名逕向本公司檢舉、申訴,本公司必將嚴查;受理單位為稽核室,郵電地址:report@bes.com.tw 電話:(02)8787-7735、(02)8787-6522 ; 傳真:(02)8787-6250。
  3. 任何廠商及其下包商皆不得違反前述聲明,否則須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4. 非檢舉索收賄,請改撥 總機:(02)8787-6687